当前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录   >>   传统戏剧   
紫阳汉剧
点击次数:994次 更新日期:【2017-11-07】

申报单位:紫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紫阳汉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调,属于皮黄声腔,通称为汉剧。它发源于汉水流域,将早期民歌、民谣、山歌相结合,在土调歌舞戏的基础上,受金元时期南北曲的影响,逐步发展而演变成为地方戏种。戏曲班社和民间自乐社活动持久而普遍。

紫阳汉剧剧目丰富,有“唐三千、宋八百、外传野史数不得”之说。其剧本本头大,本戏多,庙会时可连台演几天几夜。其唱词较多,有的剧目中一个唱段就多达百句以上,四五十句一段的唱词尤为普遍。

从清代中叶始,紫阳县汉剧活动日渐兴盛。蒿坪镇上的东明寺楼(老戏台)上就有清乾隆二年(1737)“乾胜班”演出的题词,过去瓦房店众多客商在此修建会馆,同时建有“万年台子”(戏楼),一年四季有诸多庙会,甚至一个月有两三次。洞河镇素有“戏窝子”的俗称,街道上的黄州会馆戏楼上有清末民初外地有名戏班在此演出的题字留言。新中国成立后,紫阳汉剧在衰落中逐渐兴起,在县城成立有汉剧自乐社,在蒿坪镇成立有汉调之星社团。

紫阳汉剧已被列入安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项目名录
· 国家级名录
· 省级名录
· 市级名录
· 传承人概况
· 国家级传承人
· 省级传承人
· 市级传承人
版权所有:安康市群众艺术馆
办公地址:位于安康市汉滨区鼓楼街126号
陕ICP备2022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