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录   >>   传统美术   
紫阳民间刺绣
点击次数:1012次 更新日期:【2017-11-06】

申报单位:紫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紫阳民间刺绣起兴于明朝中后期,盛行于清朝、民国,直至20世纪末期的民间还有刺绣之风。紫阳民间刺绣既杂糅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之风格,又突出了属于本土的创造性特色。其刺绣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技艺巧夺天工。紫阳民间刺绣覆盖面遍及全县乡村,女子的刺绣技艺曾经是男子求婚的必要条件。

紫阳民间刺绣的技巧主要有齐针、套针、盘金、游针、鱼鳞、反底(即戳花)、挑花、跟针等八种。刺绣工具有花针、十二色丝线、套盘、钩针、顶针、花剪、布料、棒纸、画笔等。刺绣图案内容一类是传统荣华富贵、福寿仙桃、富贵根苗、福自天来、鹿鹤同春、二龙戏珠、二龙夺梅、喜鹊闹梅、鱼龙戏水、鲤鱼跳龙门、凤凰戏牡丹等;一类是即兴创作的花鸟虫鱼、诗词等画面。刺绣成品常用作日常生活、家居布置的点缀,如蚊帐帘、门帘、枕套、茶盘盖巾、鞋帮、鞋垫、帽子、背带、香袋、烟袋等。

进入21世纪以来,紫阳民间刺绣之风呈衰退之势。在县城和乡间热衷于刺绣的都属中老年女性,而且她们大多只在鞋垫上做挑花和反底,绣品也由生活用品的刺绣过渡到了工艺装饰品刺绣。

紫阳民间刺绣已被列入安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项目名录
· 国家级名录
· 省级名录
· 市级名录
· 传承人概况
· 国家级传承人
· 省级传承人
· 市级传承人
版权所有:安康市群众艺术馆
办公地址:位于安康市汉滨区鼓楼街126号
陕ICP备2022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