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录   >>   传统技艺   
旬阳酸菜两掺面制作技艺
点击次数:880次 更新日期:【2017-11-06】

申报单位:旬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旬阳县地域特色的民间美食众多,传承了近千年的“旬阳酸菜两掺面”当属面食之王。旬阳人对酸菜情有独钟,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站不稳)”的说法。 


所谓“两掺面”,就是用小麦和豌豆两种面,按照73或者64的比例掺合在一起而制作的面食。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但也有一定的讲究:一是“和面”,将两种面掺合在一起,放进广口瓦盆中,加凉水充分搅拌,使其糅合,面团水分不能太大,要求稍硬。将面团放置(俗称“醒面”)一至两个小时,其间还要揉捏两到三次,至面光、盆光、手光。二是“擀面”,将醒好的面团用木擀杖、木案板人工擀制,擀制的面要求薄厚均匀,然后按照食者的喜好切成宽条、细条或片状。三是“下面”,将擀好、切好的面下入沸腾的水中,猛火烧开一至两次,捞入碗中,加入提前做好的酸菜浆水臊子,配上自制的各种辣椒、蒜苗、香菜和大蒜等佐料即可。四是制作酸菜浆水臊子。酸菜的原料有芥菜、萝卜缨子、白菜、芹菜、红苕秆等,先将菜洗净晾干,放入盆中,用开水浸泡至六七成熟,捞起装入陶罐或坛子里,加入浆水母子,压紧密封,夏季过夜即酸,秋冬季节35天即可。为了保持它的酸味适度,不霉变,通常向坛中加入新鲜的冷面汤。食用时,先把酸菜捞出,拧干水分,用动植物两种混合油加上葱、姜、红辣椒炒香,兑入适量浆水烧开备用。


历经千年,酸菜两掺面依然是城乡老少喜爱的美食,传承和保护传统纯手工的酸菜两掺面制作技艺,对于弘扬地方饮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旬阳酸菜两掺面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安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项目名录
· 国家级名录
· 省级名录
· 市级名录
· 传承人概况
· 国家级传承人
· 省级传承人
· 市级传承人
版权所有:安康市群众艺术馆
办公地址:位于安康市汉滨区鼓楼街126号
陕ICP备2022002806号